騎馬是鄂倫春最擅長的,據說鄂倫春族跟鄂溫克族一樣,最早也是馴鹿,后來改成馴馬了,當初參加抗聯打日本鬼子,就是騎著馬下山的。
但這個我就很懵了,小時候我倒是騎過驢,走出去不到二十米就掉下來了,至今記憶猶新。
我說我也不會騎馬呀,你們幾個會嗎?
結果大師兄和三哥一起搖頭,都表示不會騎馬,連馬鞍子都沒摸過。
兩個向導就說,不會騎沒關系,我們兩個帶著你們就可以了,不然這麼遠的山路,要走過去很麻煩的。
我說你們兩個人兩匹馬,也只能帶我們兩個人,總不能三個人騎一匹馬啊,那不把馬累吐血了?
他們說那也是,要不就再找一個人吧。
我說三個人三匹馬也不夠,我們是四個人那。
正說著,沈星摸了摸下巴,說你們別糾結了,我會騎馬,我帶著吳小凡吧。
哎,我瞅了他兩眼,我說你啥時候會騎馬了,你連開車都不會。
沈星一笑,說:“不會開車是因為我沒有車,會騎馬是因為我家那邊也有馬。”
我納悶地問:“你家那怎麼還有馬?”
他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你是不是忘了,我家是西北的,甘肅大草原長大的孩子,怎麼能不會騎馬?”
對啊,甘肅也有大草原,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?
于是接下來就簡單了,兩個向導帶著三哥和大師兄,然后又找了一匹馬,沈星騎上去帶著我,完美!
不過即便有人帶著,我也是顫顫巍巍,用一句東北話來說:膽兒突的。
沈星怕我掉下去,特意讓我坐在前面,他在后面,囑咐我抓緊馬鞍,雙腿夾住,身體隨著馬行走的節奏,就肯定掉不下來。
真是沒想到,這人生啊,啥技能都得會,學到手都是活兒啊!
我們一行人就這麼出發了,離開村口我才想起來,還沒問這兩個向導叫啥。
莫布胡村長的兒子稍大些,有二十多歲了,他告訴我們,說他的名字叫做莫日根。
這名字倒是挺有民族特色,然后我又問另一個小伙子。
那小伙子看起來就小一些,估計十八九歲,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,他的名字叫做……李子涵。
我說這不對啊,為啥他們的名字都有民族特點,你這進了城一抓一大把啊!
【第1155章 山神爺沒在家】
我們說著話,就漸漸進了山里,這小伙子見我問他的名字來歷,還有點不好意思說,一直支支吾吾的。
旁邊莫日根倒是不客氣,跟我們說:“他是因為覺得名字不好聽,所以自己改了一個。”
我好奇問道:“他原來叫什麼名字啊?”
莫日根笑著說:“他原來叫托恩莫諾。”
沈星也納悶地問:“這不是挺好聽的嗎?多有民族特色啊。”
莫日根說:“但是托恩莫諾在我們鄂倫春語里,意思是鵪鶉,因為他小時候長的又瘦又小,跟個鵪鶉一樣,所以就叫了這個名字。”
大師兄不以為然地說:“那也還好啊,你不說我們又不知道,托恩莫諾多好聽啊。”
莫日根說:“托恩莫諾倒是還好,不過他去年在城里住了一陣子,回來就要改名,非要叫什麼子涵……”
他剛剛說到這里,一直沒開口的三哥忽然說了句:“你們這哪里有土地廟?”
莫日根愣了下,隨后說道:“土地廟倒是沒有,山神廟后山就有,喏,就在前面,再過去幾百米就到啦。”
三哥點點頭:“山神廟也行,咱們先去過去一趟,我辦點事。”
我不由莞爾,三哥說的辦點事,我應該明白是啥:給我們帶路那個老太太肯定又提醒他了。
因為三哥之前答應了,老太太帶路到這里,然后三哥給她在土地爺那里找個差事。
雖說這里沒供土地廟,但在這大山林里面,山神廟可能會更應景一些。
但不知為什麼,三哥在說這番話的時候,眉頭是緊鎖著的,似乎是有什麼心事一樣。
幾百米的距離很近,但在山林里走起來也不容易,幸好我們沒有步行,騎的這馬也很給力,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一般。
功夫不大,我們就來到了莫日根所說的山神廟附近。
廟前有一條山路,看得出來經常有人來供奉,不過這個廟建在這里,距離村子還是有點遠的,上一次山也得走半天。
我不由好奇,便問莫日根,為什麼不把廟蓋在村子旁邊?這還得爬山過來燒香送供品,來回一趟怎麼也得有幾公里山路。
莫日根說,這個山神廟其實早就有了,以前他們族人沒下山的時候,離這個廟還挺近的,后來集體都下山了嘛,距離就遠了。
但是,這個廟在這里幾十年了,也不能把廟搬走啊,所以就走遠一些,反正這一點路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。
說著話,我便已經看到了前面的山神廟。
和絕大多數的民間小廟一樣,這里的廟也不太大,整體是石頭砌成的,很結實,從外面看并不像是個廟,倒好像是個石頭屋子。
里面供的神仙,我也不知道是誰,反正沒見過,不過看著倒是挺威武的。
但是不知道為什麼,看到這廟里供的神像,我心里就有點莫名的感覺,似乎哪里不太對勁。